ZHT/Prabhupada 0318 - 到陽光下來



Lecture on BG 4.22 -- Bombay, April 11, 1974

一位奉獻者 (Vaiṣṇava) 從不 matsaraḥ. Matsaraḥ 意思是.... 由 Śrīdhara Svāmī 所解釋. Matsaratā parā utkarṣaṇam asahanam. 物質世界是如此- 如果你的, 即便你自己的兄弟變得富有, 你將會嫉妒, "噢, 我的兄弟已經變得這麼富有. 我卻沒有." 這是天性. 嫉妒. 因為這嫉妒是源自 Kṛṣṇa, "為什麼 Kṛṣṇa 應該是享受者? 我也應該享受." 嫉妒就這樣開始了. 因此整個物質世界充滿著嫉妒. 我嫉妒你, 你嫉妒我. 這是物質世界的狀況. 所在此它被稱為 vimatsaraḥ, 不嫉妒的. 除非他是 Kṛṣṇa 的奉獻者, 否則一個人要如何能夠不嫉妒? 他必定會嫉妒. 這是本性.

因此 Śrī Bhāgavata 說 dharmaḥ projjhita-kaitavo 'tra paramo nirmatsarāṇām, vāstavaṁ vastu vedyam atra (SB 1.1.2). Dharma...有許多宗教體系. 這是嫉妒. 所謂的宗教制度, 割斷動物們的咽喉...為什麼? 如果你如此心胸寬大, 以至於你到處都能看見 Nārāyaṇa, 那為什麼你要宰殺山羊或乳牛或其它動物呢? 你也應該仁慈待它們. 但如果不成為奉獻者, 是無法表現出仁慈 - vimatsaraḥ. Nirmatsaraḥ.

因此所謂宗教體制充斥著 matsaratā, 嫉妒, 那被稱為 kaitava-dharma, 以宗教之名欺騙. 所以這個神的意識並非欺騙的宗教. 它非常心胸開闊. Titikṣavaḥ kāruṇikāḥ suhṛdaḥ sarva-bhūtānām (SB 3.25.21). 這個 Kṛṣṇa 意識運動表示每個人想要成為所有人的朋友. 否則如果一個 Kṛṣṇa 意識的人不這麼覺得, 那他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的 到世界各地去傳播 Kṛṣṇa 意識? Vimatsaraḥ. 人應該要知道 Kṛṣṇa 意識是這麽好, 每個人都應該品嚐它, 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.

Kṛṣṇa 意識表示神意識. 人們因為缺乏神的意識而受苦. 那是受苦的原因.

Kṛṣṇa-bahirmukha hañā bhoga vāñchā kare
nikaṭa-stha māyā tāre jāpaṭiyā dhare
(Prema-vivarta)

這是公式. 一旦我們遺忘 Kṛṣṇa, 錯覺 - māyā 立即出現. 就如同陽光和陰影之中, 它們並存. 如果你不停留在陽光之中, 那麼你就到了陰影, 黑暗之處. 而如果你不停留在陰影之中, 你就處在陽光下. 同樣地, 如果我們不接受 Kṛṣṇa 意識, 那麼我們必定得接受 māyā - 錯覺意識. 而如果我們不接受 māyā - 錯覺意識, 那麼我們就必須接受 Kṛṣṇa 意識. 是並存的.

所以 Kṛṣṇa 意識 意味著不要停留在黑暗意識之中 . Tamasi mā jyotir gama. 這是韋達訓示, "不要停留在黑暗之中." 而黑暗是什麼? 黑暗是軀體化的生命概念.